在徽州古城的斗山街,一家名为“老徽州”的烧饼铺每日清晨便排起长队。这家传承600年的老字号,见证着国内传统糕点行业的复兴浪潮。数据显示,2025年黄山烧饼市场规模突破35亿,年增长率保持在25%以上。
古法工艺的现代传承
核心技艺在于“三揉三醒”的面团处理法与“三火烘烤”的温度控制。面团需经过3次揉制与醒发,使面筋形成独特网络结构。烘烤时先用文火定型,再以中火上色,最后用武火逼出油脂,形成“外酥里糯”的经典口感。在馅料配比上,梅干菜与猪肉丁按照7:3的黄金比例混合,确保咸甜交织的风味平衡。
文化符号的商业转化
黄山烧饼已衍生出文创礼盒、速食包装等30余种产品形态。某品牌推出的“徽州记忆”系列,将烧饼与黄山毛峰、歙砚等地方特产组合销售,单套售价达388仍供不应求。在跨境电商平台,黄山烧饼跻身国内特色小吃出口榜前三,年出口量突破2000吨。
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
黄山周边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,从面粉加工、馅料生产到包装设计,带动就业超10万人。当地政府打造的“烧饼文化产业园”,集生产加工、研学体验、电商直播于一体,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典范。正如非遗传承人王师傅所言:“这枚小小的烧饼,承载着徽州人的匠心与智慧,更连接着传统与现代的味觉记忆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