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楼市深度调整的当下,一场令人瞠目的价格风暴正在上演——部分次新房跌幅竟高达40%,远超传统认知中“抗跌性差”的老破小,彻底颠覆市场认知。
以朝阳区望京西园三区为例,一套82㎡两居室2025年7月最新成交价仅326万,较2025年3月同户型暴跌28%,与2021年7月610万的高点相比,跌幅达47%,房价几乎“腰斩”。类似惨状在多个区域蔓延:房山中粮京西祥云从2017年开盘价5.7万/㎡跌至2025年击穿3.5万/㎡,两年缩水40%;大兴海珀云翡从7.5万/㎡跌至4.4万/㎡,跌幅41%;通州十里春风82㎡两居室单价从2021年3.8万/㎡暴跌至2025年7800元/㎡,破发幅度达80%。
这些次新房的暴跌,暴露出非核心区域资产的致命短板:通勤成本高、配套缺失、产业支撑薄弱。反观核心区老破小,虽房龄老旧,但凭借优质学区、地铁便利和成熟商业,跌幅普遍控制在10%-20%。如西城新街口大乘巷小区因学区溢价回落下跌33%,但海淀中关村科源社区等老破小因原拆原建改造,房价反而逆势上涨。
北京楼市已进入“核心资产为王”的时代,购房者需警惕非核心区次新房的流动性陷阱,优先选择产业、教育、交通资源密集的板块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