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38.88万起,玛莎拉蒂SUV直降26万!”2025年,上海经销商的促销海报刺痛了豪车市场的神经。这个拥有110年历史的意品牌,在华销量从2017年的1.2万辆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384辆,跌幅超过96%。玛莎拉蒂的陨落,是传统豪车在电动化时代集体困境的缩影。
“黑红”标签的反噬
玛莎拉蒂的衰落,始于一场错误的“流量狂欢”。2011年,郭美美事件让其贴上“富婆车”标签;2015年,群体集体提车拍照,更将其推向“土味豪车”的深渊。尽管2016年Levante车型凭借SUV红利短暂回暖,但品牌格调已无法挽回。汽车分析师张磊指出:“高净值人群购车时,品牌故事和社群认同比参数更重要。玛莎拉蒂的‘属性’,让它失去了核心用户。”
电动化迟滞:错失转型窗口期
玛莎拉蒂未能跟上国内新能源浪潮。当比亚迪、吉利等本土品牌推出续航超1000公里的智能电动车时,玛莎拉蒂仍在销售燃油车。2025年上半年,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2%,而玛莎拉蒂的电动化进程滞后行业3-5年。消费者王先生吐槽:“花100万买辆油车,既没有智能驾驶,还要担心限行,何必呢?”
从“意贵族”到“本土化玩家”
面对困境,玛莎拉蒂开始自救。2025年,其推出首款纯电SUV Folgore,并尝试与国内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智能车机系统。但业内普遍不看好:“品牌调性崩塌后,重建信任需要至少5年时间。玛莎拉蒂的教训证明,在变革时代,‘傲慢’比‘落后’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