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省审计厅以"经济体检"为笔,在自贸港建设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全年完成107个审计项目,查处违规问题金额44.28亿元,推动建章立制139项,用数据与行动诠释了审计作为"经济卫士"的使命担当。
财政资金"全周期"管理:堵住漏洞提效能
在省级及市县财政管理审计中,审计人员发现部分部门存在财政资金统筹分配不足、使用绩效不佳等问题。如某市县生态环保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闲置达8.04亿元,省财政厅未及时收缴5家单位财政款3309.05万元。通过审计,推动财政部门完善预算管理体制,建立"储备机制+项目化管理"模式,实现所有支出以项目方式编制预算,并搭建管理闭环进行动态跟踪。这一创新做法被财政部向全国复制推广,预计每年可节约预算管理运行成本67%。
民生领域"穿透式"监督:守护群众获得感
民生审计成为2024年工作重点,审计范围覆盖校园餐、殡葬服务、农村"三资"管理等群众关切领域。在某市县农村集体"三资"管理审计中,发现88个村集体资产清查系统填报数据与实际不符,54个村集体少报货币资金、投资等。通过推动整改,不仅追回违规资金,更促使农业农村部门建立数据审核责任机制。而针对老年助餐点建设前期调研不充分、工会驿站服务设施不达标等问题,审计部门督促主管部门建立服务流程标准,让惠民政策真正"暖心"。
重大政策"跟踪式"落实:打通执行"最后一公里"
围绕"两重""两新"政策落实,审计部门开展专项审计,揭示资金支出进度慢、政策执行偏差等问题。如某部门未对11个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严格把关,仍安排预算7361.94万元,导致预算支出率低。审计建议推动主管部门优化项目谋划能力,建立数据共享机制,确保积极财政政策落到实处。在台风"摩羯"救灾资金专项审计中,审计人员连夜核查资金流向,保障每一笔款项都用在"刀刃上"。
审计整改"闭环式"推进:从"治病"到"治未病"
截至2025年6月30日,2023年度审计报告反映的50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432个,整改率达86.2%。通过构建"全面整改、专项整改、重点督办"相结合的整改格局,利用"监督一张网"平台强化与纪检监察、巡视巡察的联动协作,审计整改的权威性显著提升。如某单位超范围支出问题,不仅追回资金,更对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,形成"查处一个、规范一片"的震慑效应。
当107个审计项目的成果转化为139项制度创新,当44.28亿元违规资金回归正轨,海南审计正以"经济体检"的精准度,提升自贸港建设的"健康值"。这场围绕财政资金、民生项目、重大政策的全面"体检",不仅堵住了管理漏洞,更推动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升级,为海南自贸港的行稳致远保驾护航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