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日开学日,德州市天衢东路小学新生名单引发网络热议。"扶苏""知潼""邕熙"等充满古典韵味的名字占比达37%,较五年前提升21个百分点。这背后,折射出国内年轻父母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显著提升。
取名趋势分析
据起名平台"起名通"统计,2025年新生儿名字中最受欢迎的汉字为"泽""桐""一",但古风元素使用率较2020年增长158%。在济南育秀中学小学部,双胞姐妹"清晏""河清"的名字取自"河清海晏",寓意天下太平;男孩"思源"则源自"饮水思源",体现感恩教育理念。
文化动因探究
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明指出:"90后父母成长于兴起时代,他们通过取名实现文化传承与个性表达的双重诉求。"这种趋势在影视作品影响下愈发明显,电视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热播后,"檀棋""闻染"等角色名被数百名新生儿采用。
社会反响与思考
网络调查显示,68%受访者认为古风名字"富有文化底蕴",但也有23%的人担心"过度追求独特导致重名混乱"。教育工作者提醒,名字承载着家族期望,建议在追求美感的同时兼顾实用性。某小学教师分享:"曾有学生因名字生僻导致电子系统无法录入,给升学带来困扰。"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