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8日,南京土地市场迎来一则焦点消息:鼓楼区热河南路以东、察哈尔路以南的NO.2025G30宅地,以3.4亿元底价被南京本土国企鼓楼城建集团竞得,成交楼面价14250元/㎡。这一结果既延续了南京核心区土地“精准供应”的策略,也折射出当前市场环境下房企拿地的谨慎态势。
地块价值解码:稀缺性与开发约束并存
该地块位于鼓楼滨江板块与龙江板块交界处,周边3公里范围内覆盖南京大学、河海大学等高校,地铁5号线(在建)与9号线(规划)交织成网,教育、交通资源密度堪称南京顶尖。但地块出让条件显示,其容积率仅1.8,且需配建5%保障性住房,实际可售面积被压缩至2.1万㎡,开发强度受限。
市场背景:核心区土地“精准滴灌”成常态
据南京土地储备中心数据,2025年1-7月南京共成交12宗宅地,其中8宗位于主城六区,且均以底价或低溢价成交。此次鼓楼G30地块延续了“小而精”的供应特征——地块面积仅1.8万㎡,总价可控,符合当前房企“控风险、保现金流”的拿地策略。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,南京核心区土地正通过“缩小体量、降低总价”方式,维持市场热度。
竞得方策略:本土国企的“安全垫”逻辑
鼓楼城建集团作为区属国企,此前已在该区域开发过“长江悦府”等项目。此次拿地被视为其深化“城市更新+住宅开发”双轮驱动的举措。业内分析,国企在核心区拿地具有双重优势:一是可依托政府资源协调拆迁、配套建设等难题;二是能通过“土地一二级联动”模式,提前锁定收益,规避市场波动风险。
行业启示:土地市场的“新平衡术”
此次底价成交折射出南京土地市场的三大趋势:
供应精准化:通过“小地块+低总价”降低参与门槛,吸引更多房企关注;
需求分化:核心区地块因资源稀缺仍受青睐,而远郊地块则面临流拍压力;
国企托底:2025年南京主城宅地中,国企拿地占比达67%,成为市场“稳定器”。
当鼓楼G30地块的土方车开始作业,南京核心区土地市场正以“小步快跑”的方式,寻找供需平衡的新支点。正如某房企投资总监所言:“现在的土地市场,不是比谁拿地激进,而是比谁算账更精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