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全民健身意识提升,“每天5公里”成为都市人群的热门运动目标。但究竟选择快走还是慢跑更科学?近日,国内运动领域多项研究给出新答案:在同等能量消耗前提下,快走在降低疾病风险方面表现更优,而慢跑对提升代谢效率更具优势。
数据说话
期刊追踪3.3万名跑者与1.5万名步行者发现:每增加1个代谢当量(MET)能耗,快走可使风险降低7.2%、高胆固醇风险降低7.0%,而慢跑对应数据为4.2%和4.3%。但调整BMI指数后,慢跑者的基础代谢率平均高出步行者12%,这意味着长期来看,慢跑者更易维持健康体重。
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王瑞元解释:“快走时关节承受压力仅为体重的1.5倍,而慢跑时达到3倍。对于体重超标或关节退行性病变人群,快走是更安全的选择;但健康年轻人通过慢跑能获得更显著的骨密度提升和心肺功能改善。”
科学规划: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
专家建议根据运动目标制定计划:
塑形:慢跑5公里(约30分钟)可消耗350-400千卡热量,配合力量训练效果更佳;
养护:快走5公里(约50分钟)搭配间歇性加速(如每5分钟提速1分钟);
新手入门:从“走跑结合”开始,先快走3分钟再慢跑1分钟,循环进行直至完成5公里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选择何种方式,运动时间都需避开两个“危险时段”:早晨6-8点波动较大,下午4-6点状态最佳。此外,运动后补充蛋白质(如300毫升牛奶)能加速肌肉修复,将运动损伤风险降低40%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