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(简称“省超”)在梅州曾宪梓体育场拉开战幕,22支来自全省13个地级市的球队展开激烈角逐。作为国内首个由省级足协主办的十一人制业余足球联赛,本届省超以“扩军至22队、赛制对标中冠”的革新姿态,成为广东足球深化改革的关键注脚。
职业化路径:从业余到职业的“跳板”
本届省超首次扩军至22队,覆盖全省61%的地级市,其中17支为新报名球队。赛事采用“预赛+正赛”两阶段赛制,预赛决出11支晋级队伍与上届5强共16队进入正赛,最终四强将代表广东征战2026年中冠联赛。广东省足协严格限制职业球员参赛,确保赛事业余属性,同时允许每队注册3名港澳台球员(上场2名),提升竞技水平与国际化视野。
青训赋能:校园足球到职业梯队的“闭环”
广东足球的突破离不开青训体系的深耕。截至2025年,全省已建2696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,注册球员达1.5万人,年均举办青少年赛事超8万场。以梅州五华县为例,其“足球进课堂”计划已向省队输送3名主力球员;湛江女足则通过业余赛事夺冠并输送职业苗子,形成“业余-职业”的人才输送闭环。广州队、梅州客家等职业俱乐部与30余所青训机构合作,共享教练资源与训练设施,推动“双向流动”模式。
文体旅融合:足球+非遗+生态的“新经济”
赛事期间,主办方联合各地市文旅部门推出“跟着省超去旅行”活动,设计“足球+非遗+生态”精品线路,初步估算带动文旅消费超亿元。广州和睦家医院等企业成为官方合作伙伴,通过医疗保障、门票赠送等方式提升赛事品牌价值。正赛揭幕战于广州南沙区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举行,该场馆的启用标志着广东省足球基础设施的升级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