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山姆会员商店因下架太阳饼、低糖蛋黄酥等口碑商品,转而引入好丽友派、卫龙辣条等大众品牌,引发会员强烈不满。这场选品争议背后,折射出山姆正逐渐模糊其作为高端会员制商店的独特定位,向沃尔玛传统大卖场的商品结构靠拢。
过去十年,山姆凭借“精选SKU+高性价比”策略在中国市场异军突起,其自有品牌“Member's Mark”占比超30%,通过全球直采和严苛品控构建起品质壁垒。然而,随着沃尔玛中国业绩承压,山姆被迫承担起“现金奶牛”的重任。财报显示,2024年山姆中国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,但增速已从2023年的28%放缓至15%,这迫使其通过引入大众品牌扩大客群基数。
但这种策略正消解山姆的核心竞争力。消费者选择山姆,本质是为其会员体系背书的品质承诺付费。当低糖好丽友派因口感松垮遭差评、沃尔玛同款瑞士卷被曝使用植物奶油时,山姆的“品质护城河”已然出现裂痕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山姆前置仓模式虽贡献了近50%的线上销售额,但过度依赖第三方品牌可能导致供应链话语权弱化,最终沦为品牌方的“线上货架”。
从深圳首店到全国53家门店,山姆用30年建立起的高端形象,不应成为沃尔玛传统业态的“平替试验场”。在零售业存量竞争时代,坚守品质初心或许比盲目扩张更重要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