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盛夏,19岁的李嫣随父亲李亚鹏现身西藏日喀则,参与嫣然天使基金第13次高原唇腭裂救助行动。这场跨越3800米海拔的公益之旅,不仅见证了她从“兔唇女孩”到自信少女的蜕变,更成为嫣然天使基金“以爱治愈爱”理念的生动注脚。
高原上的生命重塑:37台手术背后的温度
2025年6月,由厦门长庚医院郑杰副院长领衔的医疗团队奔赴日喀则,在4天内完成37台唇腭裂手术。李嫣全程参与术前筛查、术后随访,与藏族患儿互动时,她蹲下身耐心教孩子们画画,这一幕被网友称为“跨越山海的温柔”。医疗团队采用3D打印辅助手术设计,结合显微技术,将复杂病例的术后疤痕控制在1毫米内,创下基金会高原手术成功率新纪录。
李嫣的公益基因:从受助者到赋能者
作为嫣然天使基金的“初代受益者”,李嫣的成长轨迹与公益深度绑定。18年间,她经历4次修复手术,2024年采用纳米激光技术重塑唇纹,最终实现“无痕微笑”。此次日喀则之行,她首次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活动,李亚鹏在采访中感慨:“10岁时她因高原反应呕吐,如今已能独立与患儿沟通,公益给了她超越年龄的成长力量。”
嫣然模式:15382台手术背后的系统力量
截至2025年8月,嫣然天使基金累计完成15382台免费手术,资助金额超2.3亿元。其创新“医疗+公益”模式体现在三方面:
技术下沉:与厦门长庚等三甲医院合作,将显微修复、语音治疗等前沿技术带入偏远地区;
全周期管理:从术前心理疏导到术后语言训练,构建“手术-康复-融入社会”闭环;
公众参与:通过“一块钱手术计划”等项目,动员超35万人次捐款,实现“人人可公益”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